中新網河南新聞3月16日電3月15日,春風蕩漾。在八百里伏牛山之首的最東頭——許昌市襄城縣山頭店鎮,漫山遍野金燦燦的油菜花綿延起伏、無邊無垠,層層梯田,鋪滿金黃,如詩如畫,恰似一幅美麗山鄉油畫。
如果放在十年前,這個場景簡直是無法想象的。
“中原第一首山頭”山頭店鎮沿山7個村的萬畝土地分布在首山坡上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,這里的村民上山砍樹、壘石砌堰,開荒造田。進入九十年代,村民們上山打石貨賣錢,仍沒擺脫貧困。山頭店社區黨支部書記崔東亞無限感慨地說,2019年山頭店村改為社區,600余戶村民原先守著資源豐富的寶山過著窮日子,住的是土坯房、蓋的是爛被子、吃的是紅薯饃。前些年,全村人找到了一條“財路”——上山打石貨,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,仍然過著窮日子。到2012年,山頭店開始封山育林,滿山遍嶺栽上了果樹,樹下種油菜。如今村民們脫貧致富了,住上了小洋樓,過了好生活。2021年3月15日,將在這里舉行為期一周的“中國·襄城首山第四屆油菜花旅游文化節”。
繞過櫻桃溝,沿著環山渠,滿目金色賞心悅目,春風吹來,花香氤氳,沁人心脾。此情此景,真讓人有“若無香風起,疑是滿地‘金’”之感,賈莊村村干部杜國亭站在油菜地里侍弄泛新芽的果樹,他得意地說:“俺在這荒山上栽植了新品種柿子、桃樹,冬天果樹下邊套種油菜。春天金黃一片,一畝油菜額外收入1000余元,賞罷油菜花看桃花、柿花,一畝果園頂得上十畝田,畝產收入萬余元!
賈莊村1200畝耕地,山地就占一半。過去,全村一半勞動力上山打石貨維持生計,不僅生態環境遭到破壞,農民也深受其害。村上有10多人因打石頭受傷,造成終生殘疾,還有不少農民患上了肺塵病。如今栽果樹、種油菜、觀“金!弊呱狭酥赂宦,真是兩種滋味兩重天。80多歲的農民孫金明在山上栽種柿樹、櫻桃樹70多畝,林下種油菜,年收入30余萬元。老人逢人就說,“富民政策暖人心,果樹油菜變成金!
花好蜂蝶來。3月7日,尉氏縣南曹鄉魏莊村放蜂人王二紅夫婦,連夜來到首山腳下趕花期,幾十箱蜂箱整齊排放,蜜蜂翩躚,二紅興奮地說,“每年就要在這里住上個把月,油菜后,趕桃花、柿花,一個月能收入萬余元呢!”
既要守住綠水青山,又要增加農民收入,必須告別對自然資源粗暴利用。形勢倒逼觀念更新。為打贏扶貧攻堅戰,建設美麗富繞新山村,近年來,山頭店鎮黨委、政府圍繞首山自然資源、名勝古跡、首山公園做文章,建林果觀光采摘園、萬畝油菜生態園,按照新產業的要求,鼓勵農民承包荒山,政府買單購買優質林果樹苗,新品種油菜種子。路修到山上,電架進山溝。經過苦戰,萬畝荒山披上綠裝,金燦燦的油菜填滿了溝溝坎坎。
村民經歷了從望山興嘆的無奈到亂采亂伐的瘋狂,從封山植樹種油菜的熱情到美麗蛻變的欣喜,昔日的石渣山變身花海、聚寶盆,昔日的省級貧困鄉成為美麗富繞的中原名鎮。2015年的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僅為8000元,2020年猛增至1.9萬元。5個貧困村脫貧退出,859戶2582人貧困戶全部脫貧致富。
“近年來,山頭店鎮秉承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’理念,依靠首山豐富資源,大力發展生態、觀光、休閑旅游農業,帶來了生態美、環境美,農民富。今后,我們要加大農旅融合力度,鞏固脫貧攻堅成果,打贏鄉村振興這一仗!”山頭店鎮黨委書記申世欽表示。(孫若平 古國凡)